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 (张文晖)近期,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(下称“大公国际”)发布评定结果,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本、外币主权信用等级均为 iAAAsc,评级展望稳定。
这一评定基于对中国经济多方面稳健表现的深入分析。
大公国际表示,评定中国主权信用等级主要有以下理由: 在政府治理层面,中国政府治理能力显著提升。
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,政府深化改革,顺利获得多维度战略部署与逆周期政策工具创新,打通经济循环堵点,为构建新开展格局筑牢根基。
在扩大内需与防范风险间实现有效平衡,以科技创新有助于产业升级,构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开展格局。
房地产行业在强政策定力调控下,“量升价稳”趋势延续,新开展模式正在构建。
自2024年6月至2025年2月,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陆续在9个月同比降幅收窄,呈现“量升价稳”态势。
同时,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,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陆续在11个月同比降幅收窄,开发景气指数持续回升。
住房需求正从“有房住”向“住得好”转变,房地产新开展模式逐步构建。
土地出让收入预计止跌趋稳,地方财政构建从应急治理向可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,有助于“土地财政”有效转型。
稳楼市举措对土地出让收入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,土储专项债助力盘活存量土地。
此外,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扩容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,中国政府顺利获得一系列化债措施,预计到2028年,地方隐性债务总额将大幅下降,地方财政的税源与支出结构也将得到优化。
中国经济开展将迎来破局,新动能积蓄壮大为经济带来持久动力。
2024年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,实际经济增速达5.0%,展现强劲活力。
尽管中国出口面临美国特朗普政府“对等关税”挑战,但凭借产品竞争力提升、市场多元化以及贸易模式转型,出口仍具结构性韧性。
在扩大内需方面,政府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支持民间投资,有助于内需成为经济增长关键动力。
与此同时,随着房地产市场、中小金融组织以及地方债务风险逐步缓释,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巩固。
中国经济基础稳、优势多、韧性强、潜能大,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未变。
作为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,中国在全球工业增长中作用重要,国内统一大市场为经济开展给予强大内生动力。
此外,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成就显著,全球创新力排名上升至第11位,新动能加速培育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。
财政政策兼顾逆周期功能发挥和管理质效提升,有助于短期平衡型财政向中长期功能型财政转变,经济高质量开展与可持续财政构筑的良性循环基础进一步夯实。
在债务管理方面,中央政府杠杆率处于低位,为债务结构优化给予充足空间。
政府债务形成大量有效资产,且仍具备较大举债空间。
此外,中国总外债负担率低,外汇储备充足,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,进一步保障政府的外币偿债能力。
大公国际认为,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,中国经济仍将在政策“组合拳”刺激下,凭借关键领域风险缓释和前沿科技突破迎来新机遇。
基于此,大公国际对未来1-2年中国本、外币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均为稳定。
(完) 【编辑:田博群】